「感恩節」裏話感恩
感恩節是北美洲的全國性節日,為感謝上帝賜予一年度豐收的祝福。起源於1620年,「五月花號」滿載著清教徒飄洋過海到達美洲。初來乍到,水土不服,當年冬天,不少人飢寒交迫,染病身亡。後來,在印第安人幫助下,新移民學會狩獵,種植玉米、南瓜,並在來年迎來了豐收。在歡慶豐收的日子里,新移民們邀請印第安人一同來慶祝,並感謝上帝的賜予。後來,就形成了一年一度的「感恩節」。
感恩節雖然源於西方,但感恩文化在中國也是源遠流長。中國傳統文化自古就格外看重「恩義」,施恩、報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來推崇的普世價值。《詩經》中「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用美玉報答木桃之恩,當是一份「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心意。民間傳說中也多有以報恩為主題,描繪出一個個美麗動人的傳奇故事:如中國民間四大傳說之一的《柳毅傳》說的是龍女報恩柳毅的故事;《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對賈寶玉,也是以今生眼淚報答前世神瑛侍者(寶玉)對絳珠仙草(黛玉)雨露澆灌之恩。
讓我們翻開書卷,一起徜徉於中華傳統文化的畫卷中,重溫幾則感恩的文化故事。
一飯千金
國士無雙的韓信,是漢朝建立的大功臣。但少年時,家中貧寒。他既沒有條件被推選為官,也無法經商維持生計,迫不得已,就來到城外水邊垂釣。河邊有個為人漂洗紗絮的老婦人,人稱「漂母」,見韓信可憐,就把自己的飯菜分給他吃,一連十日,韓信深受感動。後來,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始終沒忘漂母的施飯之恩,派人四處尋找,最後以千金相贈。「一飯千金」的故事從此流傳千古,比喻受恩而厚報的美德。
結草銜環
「結草」與「銜環」其實是兩個故事。「結草」的典故見載於《左傳》。公元前 594年秋,秦桓公出兵伐晉,晉軍和秦兵在晉地輔氏(今陝西大荔縣)交戰,晉將魏顆與秦將杜回相遇,二人撕殺在一起,正當難分難解之際,忽見一老人用草編的繩子套住杜回,這位大名鼎鼎的秦國大力士站立不穩,摔倒在地,當場被魏顆所俘。魏顆在這次戰役中大敗秦師。
晉軍獲勝,收兵回營,當天夜裡,魏顆在夢中見到那位白天相助的老人。老人說:你還記得你父親的那位愛妾嗎?我就是她的父親啊。我今天這樣做是為了報答你的大恩大德!
原來,晉國大夫魏武子有位無子的愛妾。魏武子剛生病的時候囑咐兒子魏顆說:「我死之後,你一定要把她改嫁出去。」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對魏顆說:「我死之後,一定要讓她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後,魏顆沒有讓愛妾為他父親陪葬,而是讓她改嫁了。魏顆說:「人在病重的時候,神智是昏亂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據父親神智清醒時的吩咐。」
「銜環」典故則始見於《續齊諧記》。楊震(曾為漢安帝時太尉)父親楊寶九歲時,在華陰山北,見一黃雀被鴟梟(一種身體較小的猛禽)所傷,墜落樹下,為螻蟻所困,岌岌可危。楊寶甚憐之,就將它帶回家中,給它飼餵黃花為食,待黃雀傷癒,羽毛豐滿,便放它飛走了。是夜,有一黃衣童子向楊寶拜謝說:「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愛救命之恩,實在感激。」並以白環四枚贈與楊寶,說:「它可保佑君的子孫位列三公,為政清廉,處世行事像這玉環一樣潔白無暇。」果如黃衣童子所言,楊寶的四代子孫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剛正不阿,為政清廉,後世讚之曰:「四世太尉,德業相繼。」
後來,人們將「結草」「銜環」合在一起,流傳至今,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對上天的感恩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恩義」的故事還有很多。「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報父母養育之恩曰「孝」;關羽「掛印封金」,司馬光說「盡心於人」,君臣朋友之間的恩義曰「忠」;「一日夫妻百日恩」「報答平生未展眉」,說的是夫妻之情,也更是「恩義」啊。其實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神傳文化,從「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倉頡造字」的神傳文化初始,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血脈;從「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兩千多年前孔子設館授徒把以「仁義禮智信」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傳與社會,到公元一世紀「慈悲普度」的釋教佛法東傳,中華文化變得更為博大精深。儒、釋、道三家思想交相輝映,孕育了五千中華文明的輝煌,塑造了中國人的民族特性和品格。
正如,當年來到美洲的歐洲清教徒們對「上帝」的感恩;中國古代,從廟堂之上,到江湖之遠,人們對上天與神佛的信仰和道德觀念維繫著社會。人們去寺院道觀更多表達的是對佛道的景仰與感恩而不是執著地求神拜佛索求個人的利益。
神韻——「奇異恩典」
從2006年成立至今,以復興傳統文化為宗旨的神韻藝術團已經在世界收獲了無數的讚譽,成為世界一流的演出團。不同國家的人們得以通過神韻的演出認識瞭解真正的中國文化,體會到中國文化的奧妙、高雅和美好。雖然每個時代的藝術潮流都在變化,但是人們內心的普世價值觀卻沒有太大的改變,人類對善良、真誠和勇敢的嚮往是永恆的,所以全世界各國的人們在觀看演出時不僅能獲得視聽之娛,也能感受到靈魂深處的共鳴 。
正如《新紀元》報導中所雲:神韻帶來了全善全美的頂級演出,徬彿眾神自天上灑下慈悲甘露,讓有緣的觀眾共沐在中華神傳文明的奇異恩典裡——「神袖春意拂,韻揚灑甘露。晚城繁喧淨,會聚奇恩沐。」